中國新造船價格仍緩慢下滑
2011-11-01 08:11:53 來源:國際船舶網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
上期報告已經提到各種利好油輪的消息,看來在慢慢發酵。集裝箱船造價的抗跌力則來自大型船舶的船臺趨緊,有能力建造大型集裝箱船廠的數量相對較少,某些廠家的船臺已經排到2014年。盡管名義價格維持不變或微跌,但交船期的延長等于變相漲價或減緩了下跌幅度。
中海集運發布公告稱正在和國內造船集團洽談12艘萬箱集裝箱船大合同,其中包括4艘選擇權,總金額高達11.3億美金。另外,據說有外國班輪公司也在和上海的船廠談判大單子。
集裝箱船市場是否即將反彈?新造船價格反映的是未來兩年的市場,市場對未來的預期將扮演重要的角色。集裝箱干線船舶大型化的趨勢,促使各大班輪公司考慮逆勢下單訂造更大、更節能的船舶。然而,現在的問題是船東手里沒有現金,大型集裝箱船的船臺又有趨緊的勢頭,所以目前詢價盤中“齋”TALKING的多。不過,只要歐債危機能得到妥善解決,歐洲銀行對船舶投資的貸款放鬆,集裝箱船的成交量可能出現放量增長的局面。薩爾科齊打電話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給胡主席,但又拿不出像樣的方案,所以歐債問題的解決還需時日。
部分船廠病急亂投醫
面對不景,部分船廠病急亂投醫。新加坡DMG & Partners最近調低了揚子江的評級,理由是揚子江參與了溫州的民間借貸市場,這對于在新加坡上市的揚子江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。揚子江在溫州的投資額僅占其集團有形資產的3%,占其市值的2%,真可謂撿了芝麻,丟了西瓜。
干散貨船繼續面臨買家落井下石般的壓價,面對船東“步步驚心”的壓價,接或者不接讓船廠均感為難。據悉已經有國有大廠準備接受2800萬美金的價格建造4艘82000噸級卡姆薩型散貨船,合同將于近日簽署。這又將創下同型船價格的新低。船廠的犧牲是船東日后戰勝同類型高價船的前提,所以船東會毫不留情地殺價,F在落單的船東,二年后在貨運市場上憑藉超低的船價和節能型的機器設備,可以說是所向披靡。那些在市場高位買船的船東被集體屠殺在所難免,勝利者站在失敗者的尸體上接受他們的遺產,這就是航運市場的輪迴法則。
如果說市場的低迷、訂單量的萎縮是新造船價格下跌的內因,新船轉售價格屢創新低則形成了刺激新造船價格進一步下滑的外因。上周有報道稱意大利船東以不到5000萬美金的價格轉售了即期交船的一艘外高橋造船(位置 評論 新聞)廠建造的17.6萬噸級海岬型散貨船?紤]建造期的融資成本,監造費用等其他船東支出,這將使船東對新造船的合同價格有更低的預期,逼使船廠進一步降價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國際市場鐵礦石大幅下跌,帶動了國內鋼材價格的下跌,這無疑可以減輕船廠成本上的壓力。然后就像硬幣的兩面,船東或許會更有理由相信新造船的價格應該繼續下跌。(中國新造船價格指數公司提供)
標簽: 新造船價格